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今年“要建成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、5号线延伸线西段、津静市域(郊)铁路首开段,加快推进津滨轻轨改造”。极大地鼓舞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者的士气,作为轨道交通集团一线建设者,我也深感责任重大。”今年两会期间,市政协委员、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派驻地铁11号线安环部部长马继山这样说道。
地铁11号线是落实“双城双港、相向拓展、一轴两带、南北生态”我市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环,对于强化海河中游地区发展,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功能组团联系有着重要作用。线路开通后,会有效缓解一中心医院、八里台、儿童医院区周边区域交通拥堵问题。5号线延伸线和津静市域线开通能够极大提升静海区交通出行条件,助力团泊西区综合开发和利用。
“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11号线西段、5号线延伸线、津静市域(郊)铁路首开段按期通车运营,持续打造‘轨道上的京津冀’,为奋力开创拥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轨道力量。”马继山说道。
这次马继山带来的是“关于加快推进天津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建议”。马继山解释说,TOD模式,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,比如“地铁上盖建筑”,即以地铁站为中心,在400-800米的半径内建设购物、办公等混合功能区。虽然起步较早,但在天津由TOD开发反哺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案例还不多。
马继山建议,打造“TOD+”模式落实“盘活存量、扩大增量、提升质量”的要求,实现TOD开发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,成立TOD开发领导机构,制定符合天津市的一揽子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政策,研究制定规划管控、土地供应、资金筹措、投资分劈、产业导入等方面实施细则,出台政策包,打通TOD开发政策通道。引入文教体卫资源,提升轨道交通TOD开发品质。
马继山介绍,他建议将轨道大型场站开发成集城市综合体、写字楼、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文化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。提升梨园头、大寺、双林、南马集、于明庄、津龙湾等大型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价值,有效疏解中心城区核心区文教体卫资源紧缺压力,提升开发片区的吸引力。差异化TOD开发规划。将上盖开发的各地块按照城市综合体、写字楼、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文化产业等不同特点进行侧重,形成各有特色,各成体系的开发项目。各项目彼此由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有机链接,打造特色“地铁+”生活圈,形成富有特色的轨道交通生活圈。